归档日期:11-25 文本归类:火力区分 文章编辑:爱尚语录
坦克,自从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场亮相以来,就是集成了火力、防护、机动性的“陆战王者”。
但是不论你坦克再怎么牛叉,陆战王者也不是万能的,好汉还要三个帮,所以各国军队又发展了各种自行火炮。这坦克和自行火炮型号一多,很多刚上车的军迷就迷糊了,怎么区分坦克和自行火炮?
第一,从作战用途来分。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作战分工不一样,所以它们各自的设计出发点就不同,导致了它们之间外观和使用上的差别。
坦克的任务是作为一线进攻的先锋,靠坚甲利炮撕碎对方的防线,扩大突破口。所以,坦克的装甲要厚,尤其是最容易挨对方炮弹的正面,坦克正面的装甲都是最厚的。
因为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己方的坦克,所以坦克上的火炮都是高膛压的反坦克平射炮,弹道平直初速高,采用平射打击敌人。
自行火炮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凭借自身动力到处跑的火炮,任务是二线火力支援。它们又分为直接支援坦克和步兵的自行反坦克炮(包括突击炮),还有在火线后方提供机动压制火力的自行榴弹炮。
自行反坦克炮在二战时期更加常见,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御时机动打黑枪,在己方战线作为“战场救火队”,哪里出现敌人坦克就开到哪里,提供机动反坦克火力。在进攻时则紧跟坦克,伴随机械化步兵,为步兵兄弟提供直射反坦克支援和完成拔掉敌人坚固工事的任务。
自行榴弹炮,其实就是在一个机械化底盘上加上一门大口径榴弹炮,再把炮和成员用装甲保护起来。和坦克还有自行反坦克炮采用高膛压平射火炮不同,自行榴弹炮用的是低膛压,弹道弯曲的大口径榴弹炮,所以自行榴弹炮可以待在掩体甚至大山的后面,抬高炮口为队友提供火力支援。因为自行榴弹炮完全就是紧跟坦克的步伐,在相对安全的火线后方提供炮火支援的,所以火炮口径都很大但装甲不厚,能防炮弹弹片和步兵火力偷袭就行。
所以,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第一个区别,就是坦克是拼杀在一线,而自行火炮往往是活跃在战场二线。
二战时在东线战场打红眼的德军指挥官曾把德国的“斐迪南”重型自行反坦克炮当坦克用,强令本该待在二线输出火力,没有炮塔连机枪都没带的“斐迪南”去冲击苏军防线,结果因为装备和作战任务不匹配,仗没打赢还白白损失了数辆“南哥”。而后来在一次防御战中,“斐迪南”如鱼得水,发挥自身火炮射程远,精度高,装甲厚的优势,远距离对T-34点人头,以两辆“斐迪南”自行火炮就击毁了十几辆T-34,击退了苏军的进攻。
我是天下无敌的“斐迪南”,仗打的不好不赖我,因为自古没有坑车,只有坑人!
第二,从外观来区分。因为作战使用方法不同,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外观往往并不一样。坦克一般都是有炮塔,即有个脑袋还能转。坦克炮为了追求高初速,都是细又长的平射炮。自行火炮要么是自行反坦克炮那种追求低矮外形没脑袋,要么就像上面的法国AUF1自行榴弹炮那样为了能装下粗又壮的榴弹炮,脑袋被造的特别大。不过,靠外观区分不一定总是靠谱,具体还是要根据型号来看。
第三,从型号区分。比如,美军的M1是坦克,M109是自行榴弹炮。我兔的99式是坦克,89式是自行反坦克炮,05式是自行榴弹炮。